成果平台Achievement
-
10-252024【成果平台】“山水阅读节”系列活动——2024山水音乐诗会暨“新华荐书•山水阅读书单”发布礼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我想去桂林,携书同行。在山水间,阅读生活的诗篇……”诗意桂林,唱响山水阅读之声。10月19日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新华出版社、桂林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山水阅读节”系列活动——2024山水音乐诗会暨“新华荐书•山水阅读书单”发布礼在桂林靖江王府·国学堂隆重举行。活动正式发布了 “山水阅读”主题曲《山水回响》及2024年度“新华荐书·山水阅读书单”。活动的举办,标志着继2023年“山水阅读”理念的全面落地后,“山水阅读”系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新形态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纵深开展。活动现场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民盟中央原专职副主席、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平,韬奋基金会原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山水阅读”推广大使聂震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原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郭晓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黄品良,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广西出版协会会长利来友,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桂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伦元,中国环境报社副总编辑黄冀查看详情
-
10-14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五)截至2024年10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7篇。上述成果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展开,主要聚焦如下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实践领域迎来很多新的变化、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转型和系统变革,课题组持续进行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实践问题研究,特别就课程与教学、教育数字化、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做了前沿性探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查看详情
-
10-11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四)截至2024年10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7篇。上述成果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展开,主要聚焦如下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问题研究需要元点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结合,元点思维解决元理论问题,发散思维解决理论延伸和拓展问题。对此,课题组立足理论前沿与实践变革,开展了诸多极富新意的理论探究,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科学的理论解释。主要成果如下:《概念研究为什么重要?——构筑教育查看详情
-
10-10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一)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截至目前阶段性成果主要聚焦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中国教育学的“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学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题中要义。没有中国自主的教育学“三大体系”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就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要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也只有通过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才能真正把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与经验上升为道理、哲理和学理层面,进而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建设。课题负责人孙杰远教授,子课题负责人王鉴教授,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围绕于此,形成了三篇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查看详情
-
10-10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二)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截至目前阶段性成果主要聚焦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系统研究教育强国战略与建设问题,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深入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最具解释力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可以说,新时代最大的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是教育强国,最大现代教育发展问题就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最大的中国教师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是教育家精神的阐发、弘扬、培育与践行的问题。对此,课题组持续深化研究,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可为、应为与何为》(载《学前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查看详情
-
10-102024【成果平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三)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截至目前阶段性成果主要聚焦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共生教育研究,持续推进相关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彰显研究特色,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解释力。团队深入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以共生哲学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心理场问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和美育研究。代表性成果如下:《民族文化心理场观照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载《中国德育》2024年第6期,孙杰远等)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基础教育变革必然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义和必由之路,这要从可为、应为与何为三个逻辑向度加以认识和把握:教育强国战略为基础教育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