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平台Achievement
-
03-07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发表学术论文《共生素养辨析及其在中小学场域中的培育》。文章作者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覃泽宇,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兼教育学部部长、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杰远教授。《教育研究》创刊于1979年,系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道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引领教育前沿和热难点问题研究,助推教育学者成长,是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文章指出,共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主体或要素在特定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古时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早将共生视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延续至今,而“symbiosis(共生)”成为西方学术话语并传播开来也不过一百多年。探讨共生的内涵,需要查看详情
-
03-01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2023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第13版刊发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布林老师撰写的理论文章《莫让短视频过度消费社会善意》。2024年2月23日,《光明日报》第02版刊发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成老师撰写的理论文章《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这是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持续成果。《莫让短视频过度消费社会善意》一文指出,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相伴而生,传播虚假信息问题甚至愈演愈烈。净化短视频生态,要加强短视频平台管理,不仅要加强事前审核、事中监管,还要严厉事后处罚,对赚取“毒流量”的行为绝不姑息,该曝光曝光,该封号封号,让不法者得不偿失从源头上压缩“毒流量”的生存空间,让“摆拍式慈善”“卖惨式假视频”无处遁形,让流量更有质量。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让从业者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在互联网世界有敬畏、知底线,有效推动正能量在全社会传递。查看详情
-
03-01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骈文研究》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由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任、广西特聘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骈文研究文献集成》首席专家莫道才教授担任主编的学术集刊《骈文研究》是古代文学学界唯一的骈文文体学研究的国际性学术集刊。目前,《骈文研究》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网址:https://www.ncpssd.org)全文收录。读者可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查阅文章和免费下载,也可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址:http://www.nopss.gov.cn/)进入查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的公益性学术信息平台,致力于整合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信息资源,实现开放共享。目前上线学术资源总量2400多万条,包含中文期刊2330种,其中核心期刊735种,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172种,社科院主管主办期刊89种,论文1300多万篇;外文开放获取学术期刊13200多种,论文980多万篇;古籍19500多册,图片150多万张查看详情
-
01-272024【成果平台】广西文科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重大成果——《玄奘全集》在京首发1月12日,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研究团队负责点校整编的53册、约1900万字的皇皇巨著——《玄奘全集》在第36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行新书发布会。新书发布会现场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学部委员魏道儒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院长韩欣先生,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耿相新先生,分别从佛教史、文化史,以及海外影响力等角度,畅谈玄奘的思想和《玄奘全集》出版的意义。玄奘西行,孤身涉险,历经九死一生。在印度玄奘广学佛法,在佛教圣地那烂陀寺,他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学成东归后,从公元645年到去世的近20年间,他在长安和洛阳两地潜心译经,誓要将印度佛教知识整体移译到汉语世界中来。《玄奘全集》书影(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玄奘:“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玄奘所传佛法在中土的发扬光大,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突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魏道儒先生从佛教思想史角度阐述了玄奘的集大成地位,介绍了他的突出贡献。李雪涛教授站在中外思想交流的角度,指出了玄奘在翻查看详情
-
12-302023【成果平台】中国教育新闻网关注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对“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进行深度分析和点评12月1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发布“2023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2023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由我校党委书记贺祖斌教授团队回顾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中总结出“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学科专业调整优化”“高等教育数字化”“产教融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大学生心理健康”“‘兰州倡议’”“‘国优计划’”十大关键词。同时,我校校长贺祖斌教授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一起,对“2023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点评。现将文章转载分享。点评人贺祖斌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别敦荣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2023年是中国教育极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总号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担龙头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着强有力支撑。本期,《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诚邀广西师范大学贺祖斌教授团队回顾过去一年中国高等教查看详情
-
12-282023【成果平台】《光明日报》关注报道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教育智库榜单(CETTE)”近日,光明日报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教育智库榜单(CETTE)”》为题,关注报道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教育智库榜单(CETTE)”。文章指出,在近期发布的《2023全球教育智库影响力评价PAP研究报告》和《中国教育智库评价SFAI 研究报告》(2023年版)中,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教育智库榜单(CETTE)”。有20家高校类教育智库(师范院校)入选,广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位列第12位。据悉,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关注国际,致力于构建以民族教育研究为纽带的“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多功能一体化智库平台;经多年努力与发展,建构了“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的现代民族教育理论体系,在民族文化心理场与教育治理、学校育人价值与教师发展、教育技术与文化融合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与12个国家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参与欧盟伊拉斯谟+重大项目2项,举办G20教育对话等重要国际会议15场。在研究中心里,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