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文摘Abstract
-
04-042024【智库文摘】王成 龚婉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成老师和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龚婉婷于2024年4月2日在当代广西网-当代论坛栏目发表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锚点,要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桂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全文分享如下: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锚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广西是富有创新传统的热土,科技创新是推动广西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征程上,广西要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桂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牵住“牛鼻子”、走好“先手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查看详情
-
03-162024【理论文章】汤志华教授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文章2023年12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第12期发表论文《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持续性成果。《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一文指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经济发展质量、科学技术水平、人民生活保障等方面显著提升,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物质技术基础;破解人类现代化难题、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困境,为民族复兴开创了现代化新道路;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科学指导思想的确立、伟大精神谱系的构筑和坚定历史自信的生成,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图文来源:陈妹仔/文,田旭明、刘浩林/审改责任编辑:孙慈文稿审核:苏明、赵剑光、冯回查看详情
-
02-232024【智库文摘】石大建: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西该怎么干?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石大建老师于2024年2月8日在广西新闻网-桂声网评栏目发表头条评论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西该怎么干?》。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西应围绕新质生产力理论,实施“三驱两保”战略。现将全文分享如下: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这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何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从提出到系统论述历经六个不同场合,近半年的时间,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最早在2023年9月7日至8日的黑龙江省哈尔滨的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两次提到了“新质生产力”,之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主生活会、政协新年茶话会、“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及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也提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背景、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查看详情
-
02-092024【智库文摘】王成 龚婉婷: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型广西建设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成老师和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龚婉婷于2024年2月6日在广西新闻网-桂声网评栏目发表头条评论文章《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型广西建设》。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创新型广西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关键一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和科教兴桂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现将全文分享如下: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是以高新科技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的,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发展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生产力新形态。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从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和“质”两个维度出发。首先,创新驱动是“新”的关键。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是指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发生新变查看详情
-
02-092024【智库文摘】伍先福:广西发展新质生产力宜采取“123”战略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高校数字赋能经济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伍先福教授于2024年2月7日在广西新闻网-桂声网评栏目发表头条评论文章《广西发展新质生产力宜采取“123”战略》。文章指出,广西宜采取“123”战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1”即遵循一种思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2”即抓住两个关键开展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3”即紧扣三大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现将全文分享如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并为其发展作了系统部署。为此,广西宜采取“123”战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1”:遵循一种思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但其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短期收益低等特征,需要基于新型举国体制予以集中突破。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广西应遵循开放合作思维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中积极作为。立足“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战略构建跨区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利益共同体,形成城市间分工协同、区内外创新要素互补查看详情
-
02-092024智库文摘|伍先福:广西发展新质生产力宜采取“123”战略导语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高校数字赋能经济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伍先福教授于2024年2月7日在广西新闻网-桂声网评栏目发表头条评论文章《广西发展新质生产力宜采取“123”战略》。文章指出,广西宜采取“123”战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1”即遵循一种思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2”即抓住两个关键开展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3”即紧扣三大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现将全文分享如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并为其发展作了系统部署。为此,广西宜采取“123”战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1”:遵循一种思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但其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短期收益低等特征,需要基于新型举国体制予以集中突破。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广西应遵循开放合作思维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中积极作为。立足“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战略构建跨区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利益共同体,形成城市间分工协同、区内外创新要素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