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
10-14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五)截至2024年10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7篇。上述成果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展开,主要聚焦如下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实践领域迎来很多新的变化、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转型和系统变革,课题组持续进行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实践问题研究,特别就课程与教学、教育数字化、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做了前沿性探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查看详情
-
10-112024【喜报】广西师范大学2项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近日,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评选结果。此次推荐工作共收集图书307种,其中古籍类图书255种、普及读物类图书52种。经过认真评议,100种优秀古籍类图书、12种优秀普及读物类图书入选。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韩欣主编的《玄奘全集》入选“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推荐书目”,并荣获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研究员胡大雷的著作《岁月忽已晚:古诗十九首里的东汉世情》入选“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推荐书目(普及读物类)”,并荣获普及读物奖。《玄奘全集》《玄奘全集》书影《玄奘全集》获奖证书《玄奘全集》于2023年12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集共53册,约1900万字,是一部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古籍整理著作。《玄奘全集》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丝绸之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纵观历史,“三藏法师”玄奘堪称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杰出代表。玄奘的西行不仅加强了东西方的陆路联系查看详情
-
10-11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四)截至2024年10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7篇。上述成果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展开,主要聚焦如下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问题研究需要元点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结合,元点思维解决元理论问题,发散思维解决理论延伸和拓展问题。对此,课题组立足理论前沿与实践变革,开展了诸多极富新意的理论探究,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科学的理论解释。主要成果如下:《概念研究为什么重要?——构筑教育查看详情
-
10-10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一)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截至目前阶段性成果主要聚焦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中国教育学的“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学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题中要义。没有中国自主的教育学“三大体系”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就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要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也只有通过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才能真正把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与经验上升为道理、哲理和学理层面,进而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建设。课题负责人孙杰远教授,子课题负责人王鉴教授,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围绕于此,形成了三篇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查看详情
-
10-102024【成果平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三)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截至目前阶段性成果主要聚焦五大方面问题:一是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中国教育学系统创新与自主构建问题,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三是聚焦共生教育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四是拓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多个触角;五是聚焦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研究,深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共生教育研究,持续推进相关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彰显研究特色,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解释力。团队深入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以共生哲学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心理场问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和美育研究。代表性成果如下:《民族文化心理场观照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载《中国德育》2024年第6期,孙杰远等)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基础教育变革必然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义和必由之路,这要从可为、应为与何为三个逻辑向度加以认识和把握:教育强国战略为基础教育查看详情
-
10-032024【成果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4年10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7篇。上述成果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展开,主要聚焦如下五大方面问题:1.聚焦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系统研究教育强国战略与建设问题,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深入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最具解释力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可以说,新时代最大的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是教育强国,最大现代教育发展问题就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最大的中国教师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是教育家精神的阐发、弘扬、培育与践行的问题。对此,课题负责人孙杰远教授,子课题负责人郭元祥教授与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如下:《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可为、应为与何为》(载《学前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孙杰远)。文章主要观点:基础教育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