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工作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切实发挥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组织科研的载体作用,2024年12月10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广西艺术学院联合承办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别研究与东盟文化类)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研讨会,在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艺术中心大楼1802会议室举行。
研讨会现场
来自全区8所高校新一轮建设的1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别研究与东盟文化类)的负责人、科研骨干代表,以及全区部分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会议。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处处长黄青云,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俊平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邀请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米良教授,对未来建设周期内各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规划目标、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进行指导交流。
在研讨会上,参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体学习了2024年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区科技大会精神,并聚焦如何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论教育》精神与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结合,与进一步提升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结合进行交流发言。
韦俊平代表广西艺术学院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广西艺术学院获批为第三轮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今后将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和优势,聚焦国别研究与东盟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别研究与东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俊平致辞
黄青云表示,各重点研究基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加强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注重发挥广西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加强和改进国别与区域研究,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重发挥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优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构建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主动研究和适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数据和大数据分析中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智库建设;凝练学科重点方向,不断提升基地在特定领域的话语权,产出不可替代的成果。
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处处长黄青云致辞
在重点研究基地的交流汇报环节,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中国—东盟研究院、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华南边疆与周边国家研究中心、中国一东盟音乐舞蹈人文交流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亚太(东南亚)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心、桂学研究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漓江画派地域美术研究中心、中国(广西)—东盟公共卫生安全现代治理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科研骨干代表,聚焦如何进一步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有效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进行热烈交流;并结合各基地在有组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建设规划思路依次汇报。蒋述卓教授、米良教授就重点研究基地如何围绕特色研究领域,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着力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举措等提出针对性建议。
蒋述卓教授点评
米良教授点评
会前,与会专家学者实地参观了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参观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来源: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蒋志秀
校对:蒋志秀 丁 怡 张竹沁
审核:钟学思 肖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