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是社科研究的核心要素,写论文、发论文是社科研究的核心能力。为鼓励科研创新,强化高水平研究性论文产出,养成社科研究核心能力,促进社科研究可持续发展,广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创设特色栏目“论文清吧”,邀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优秀学者分享其论文的研究、写作、发表、传播、转化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此次讲座是“论文清吧”的第3期,特邀社会学家、公共管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以“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建模方法——以应急管理研究为例”为主题进行研讨与交流。
12月10日下午,广西师范大学第3期“论文清吧”学术活动在广西文科中心312会议室如期举办。社会学家、公共管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童星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各文科学院(部)6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
理论建模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程序。童星教授结合其自身及科研团队有关研究经验,以应急管理研究为例总结出“两维四分”类型学研究、循环往复的过程论研究、对立统一互动的矛盾分析法、“三国演义”式的多主体结构研究、类比式的模型建构五种不同的理论模型建构路径。在报告分享上,童星教授重点讲述了“两维四分”的类型学研究,以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想类型分析框架以及默顿的行为分析维度为切入点,细致阐述“两维四分”在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聚焦循环往复的过程论研究,以“风险—灾害—危机”的解释框架为内容进行生动讲解;通过阐述对立统一互动的矛盾分析法,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矛盾分析法的辩证研究思想,注重运用辩证法基本规律分析其中内含的对立统一矛盾;在对“三国演义”式的多主体结构研究和类比式的模型建构讲解过程中,采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分法”案例,说明“三国演义”式的多主体结构研究主要用于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程度能动性,数量众多;提出使用“彗星”结构概括我国的应急管理结构,以此说明类比式模型建构在分析国家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机理。
童星教授作报告分享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参与互动交流,向童星教授请教自身在科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理论建模的种种困惑和难题。童星教授一一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和指导。
童星教授通过旁征博引的内容与幽默风趣的话语,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与会师生对社科研究理论建模方法的理解更加地深刻和丰富。同时,童星教授勉励在座的师生,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加强对于新技术工具的学习,深入开展实践调研与科学探究,在科研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实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论文清吧”第3期活动现场
编辑:韦芙蓉
校对:蒋志秀
审核:钟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