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理论与实践合作论坛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

为促进中国、老挝两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与合作,推进两国共建的中国—老挝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的工作开展,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理论与实践合作论坛于2023年9月7日在广西桂林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中国—老挝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桂林市法学会等机构共同承办。十四名老挝检察官与中国法学学者、司法人员、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师生等汇聚一堂,就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老司法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理论与实践

合作论坛交流现场


开幕式上,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宗波教授代表主办方讲话,并介绍论坛举办的背景和宗旨。他提到,广西师范大学与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有着十余年的友好往来,在法律人才培养、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同时也努力推进双方学术交流;本次论坛对于助推中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鲜明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宗波教授

代表主办方讲话


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总检察局局长普塔旺•布阿拉帕先生代表联合主办方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致辞。他表示,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老两国,法律制度具有高度相似性,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就本次论坛议题积极贡献法治智慧,推动两国法治发展。


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总检察局局长

普塔旺•布阿拉帕先生

代表联合主办方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致辞


桂林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盘顺华指出,本次论坛以中国、老挝两国共建的中国—老挝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的首次学术论坛,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他相信本次论坛的举办必将推动中老双方法治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桂林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

盘顺华讲话


论坛研讨分为主题报告和交流互动两个环节。主题报告环节,老挝首都万象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钱萨蒙•沃拉查克、桂林市委党校教师张弘弛、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刘旭博士和莫琳博士作主题报告,他们分别以中国老挝法律制度的比较与思考、习近平法治思想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法治建设的发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中老检察司法合作的数字化推进为主题,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诸多创新设想和可行建议,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政策法规室主任贾媛媛教授对上述报告人的主题报告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


主题报告环节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陶斌智教授主持交流互动环节和闭幕式。在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者依次围绕公益诉讼制度、行政检察制度、中老两国青少年检察制度、公务人员犯罪处罚制度等问题展开问答交流和热烈讨论,让与会者深受启发。


自由交流环节


在闭幕式上,老挝中央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松佩•基奥穆昂内瓦先生发表了会议感想,他表示本次论坛内容充实,令人收获良多。最后,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段海风教授做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富有成效,与会专家的讨论和交流成果丰硕,期待中老双方专家今后在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方面贡献更多真知灼见。

本次论坛立足新时代“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中老两国法律专家共同聚焦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理论与实践合作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对策,推进中老法律界各项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据悉,2021年11月12日,为贯彻落实中国—老挝之间建立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推动广西师范大学与老挝方面的友好关系向纵深发展,应老挝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广西师范大学与其签约开展共建中老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等方面的合作。此次在广西师范大学为老挝开设检察系统干部培训班期间举办论坛,是推进该研究中心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研究合作与交流方面具有创新意义。


合影留念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官网

作者:莫琳

编辑:韦芙蓉

责编:彭璐瑶

校对:项婷婷 蒋志秀 廖美盈

审核:段海风 钟学思


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