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人民政协报》刊发记者报道《开启粤西唐诗之路研究的新视域》,采访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桂学研究院教授莫道才。“唐诗之路”是唐代文学研究领域新视域,“粤西唐诗之路”是广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莫道才教授所编的《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追踪》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一部粤西唐诗之路研究的总结性的学术论集。
原文截图
“唐诗之路”是学术界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提出的研究唐诗新的学术增长点。日前,在第二届唐诗之路研究会年会上,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任、桂学研究院教授莫道才对“粤西唐诗之路”概念做了深入阐释。
莫道才表示,“粤西唐诗之路”是在“浙东唐诗之路”之后的新话语。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沈佺期、宋之问、戴叔伦、戎昱、柳宗元、李商隐、李渤等唐代诗人在贬谪、游宦粤西时都留下大量的诗作,形成了一条粤西唐诗之路,是唐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日,由莫道才编著的《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作为“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第一辑之一种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是一部粤西唐诗之路研究总结性论文集,收录了叶嘉莹、户崎哲彦、陶敏、孙昌武等学者的15篇论文。全书分为三部分:“粤西诗路与诗歌创作”主要讨论了粤西唐诗之路上的诗歌作品及其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历史文化背景;“诗路诗人寻踪”主要考证了唐代诗人在粤西唐诗之路上的史实、行踪和遗迹;“粤西诗路丛考”考证了粤西唐诗之路的大致走向、遗迹以及诗路上的文化。“《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的出版将开启粤西唐诗之路研究的新视域。”莫道才认为。
报道链接:http://share.183read.cc/article/4945657/5.html?t=168835715218072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郭海瑾
编辑:蒋志秀
校对:项婷婷
审核:钟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