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院长韩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图片来源: 摄影/ 苏威)
此初刻全本《乾隆大藏经》宣纸线装版、精装版是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院长韩欣带领团队历时十余年完成的重大成果。在北京举行的首发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文明等专家一致认为这一成果在古籍整理方面意义非凡。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网等媒体的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韩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发布的初刻全本《乾隆大藏经》是在整理编纂汉文大藏经《复兴藏》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为帮助读者克服阅读大藏经的障碍,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研究团队最终会整理出一套点校本大藏经(拟命名为《复兴藏》)。他介绍说,研究团队先从点校《乾隆大藏经》入手,采用简体横排的方式,所收佛经进行详细分段、加现代标点,采用现代排印、书册本与电子版配套的方式出版,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鉴于历代汉文大藏经版本众多,诸版本中的经文相异之处颇多,研究团队以《乾隆大藏经》为底本,针对《房山石经》《资福藏》《碛砂藏》《赵城金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高丽藏》的异文撰写了详细的校记,以便读者阅读;为了使读者通过该套点校本大藏经得以纵览各版大藏经所载佛经之异同,研究团队专门在每部经前撰写题解一篇,内容一般依次为经名、异名、定性语、著译者、卷数、著译者介绍、内容简介、研究价值、流传概况(包括历代经录有无著录)、异本等。他表示,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此前发行的各个版本《乾隆大藏经》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讹,最可惜的是有些版本竟然缺少两万多页。
经多方搜求,耗时十余年,在众多友人、机构的帮助下,特别是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乾隆大藏经》初刻全本的影印版于2023年3月19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发仪式。
◆3月19日,全本《乾隆大藏经》宣纸线装版、精装版首发式在广化寺举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摄影:王子轩)
◆汉文大藏经研究院院长韩欣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摄影:王子轩)
《乾隆大藏经》整理工作简介
清代雕造的《清勑修大藏经》,是我国古代刊刻的最后一部官版大藏经,简称《清藏》,亦称《龙藏》。《清藏》由雍正皇帝亲命勑造。雍正十三年(1735)初,《清藏》开始刊刻。乾隆三年(1738),《清藏》雕刻完成,仅用了四年的时间。
《清藏》刻竣于乾隆三年(1738),故又称作《乾隆版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刻竣后,乾隆四年(1739)由国家出资刷印100部,颁赐全国各大寺庙。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奉旨刷印3部。不久,《清藏》就发生了三次撤经毁板事件。第一次是乾隆三十年(1765),撤出钱谦益撰《楞严经疏解蒙钞》六十卷,毁经板660块。第二次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撤出《开元释教录略出》《辩伪录》《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稀有大功德经》《永乐皇帝御制赞文》四种共30卷,毁掉经板138块。这时,全藏的实际数字是7168册,经板8238块。第三次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抽出了《华严经》《大乘显识经》《入定不定印经》《方广大庄严经》《佛说契证大乘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六部经前武则天撰写的序文。此次撤经文时,只有《华严经》前武则天序文的板被毁,其余五部经只抽出了武则天的序文,未毁经板。从此至清末的150年间,《清藏》又陆续刷印过29部,但已经残缺不全。
《清藏》经板在历经28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因其采用优质整块平滑梨木板,选用优良的写刻工匠,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使得这部大藏经经板成为我国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大藏经板,实属不易。其间对经板进行核查,有几个统计数字:(一)清乾隆三年(1738),经板刊成,总计七万九千三十六块;(二)清同治十年(1871),四川空静和尚请印后,查点经板,计七万八千二百五十块;(三)民国十八年(1929)北平市政府、国民政府内政部等部门开库清查,查得经板计七万八千二百六十六块;(四)民国二十五年(1936),范成法师在《修整经版库架记》文中记载经板共七万八千二百三十八块;(五)1987年,文物出版社重印,查得经板共七万三千二十四块。《清藏》作为我国现存的唯一的一部较为完整的大藏经板,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不但是国家级的珍贵文物,而且在世界佛教史上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除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刻本之外,《清藏》其后虽有几次刷印,但经板迭有损毁,所以刷印出来的《乾隆大藏经》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迄今所知,保存完整的《乾隆大藏经》初刻本仅有四部:一部在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是清末慈禧太后寄赠日本西本愿寺的;一部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极乐寺,是光绪三十年妙莲老和尚入京申请的;另外两部分别保存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万佛城。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影印线装本《乾隆大藏经》,共八百零八册。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的团队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影印线装本《乾隆大藏经》以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藏的初刻初刷装订本为底本,是真正的初刻全本。
第二,为便于阅读和研究,影印线装本《乾隆大藏经》新增《乾隆大藏经总目提要》五函二十二册。为每个部类下的每部佛典撰写详细的提要,内容包括:(一)经名(全称、略称、异名)、卷数、著译者(姓名、朝代或国籍)、著译时间、定性语(对佛典的定义性概括);(二)对著译者生平的详细介绍,包括生卒年、籍贯、主要经历、所译或所著重要典籍均放在每部第一次出现的佛典中,其他不再赘述;(三)佛典内容的详细介绍,包括序跋题记、篇章结构、内容大意、思想特点等;(四)佛典的流传概况,包括佛典传播、有无异本、入藏情况、研究状况等。
第三,为方便读者阅经、查经,影印线装本《乾隆大藏经》新增《乾隆大藏经》检索目录,分别以佛典名称、译撰人名按拼音字母、笔划顺序加索引,以备检索,并将历代入藏的佛典制作成千字文卷帙一览表,便于对所有入藏佛典进行比对、检索。
报道链接: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3/03-21/9975999.shtml
文稿: 张云良、王惠敏
图片: 苏 威、王子轩
编辑: 苏 威、 项婷婷
校对: 钟学思
审核: 梁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