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智明老师于《宗教学研究》2021年第1期发表《身体实践、物象隐喻与仪式过渡:桂北红瑶“送梅山”葬礼研究》一文。文章指出,丧葬仪式是包含多重角色扮演和差序社会关系网络的 “社会戏剧”与社区公共事件,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但关于丧葬如何实现 “过渡”功能的运行机制的研究较为薄弱。作为丧葬仪式中的重要媒介,身体实践与物象隐喻提供了分析仪式过渡机制的新路径。 “送梅山”是桂北红瑶送亡灵回归梅山祖地的丧葬仪式,通过亡人、孝亲、师公等主要角色的身体实践,灵堂、祭品、器具等物象,实现了 “家先-后人”社会秩序的再生产,以及从阴阳区隔到 “阴阳一理”的空间动态过渡。探讨社会中模棱两可与秩序之间的边界和张力,有助于反思仪式过渡的动态性。
现将全文分享如下,感谢冯智明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