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江田祥博士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徐晶同学在《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2期发表《河流与政区:明清广西“府江”考辨》一文。文章通过考辨前人有关“府江”得名缘由及其所指桂江河段的不同观点。从政区变迁的视角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所在;“府江”或在元大德五年(1301)平乐府的设立后而逐渐得名;明前中期,官府以“府江”为名设置府江兵备道,“府江”的地理范围因府江兵备道的辖区而扩大到整条桂江河道,也因其辖区变迁而缩小至平乐府境内。至民国初年,平乐府被废,使得“府江”这一名称失去现实依据,“府江”因而改称“抚河”。广西“府江”得名及其地理范围的变化,当是河流自然地理、政区设置与人类地理认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区设置这一制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或可为解析广西左、右江、浔江等河流名称的历史变迁提供一种思路。
现将全文分享如下,感谢江田祥老师、徐晶同学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