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广西文科中心第五十四期“人文强桂”学术沙龙探讨“ 走出书斋,回应现实——广西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团队行动策略”
 

1122晚,以“走出书斋,回应现实——广西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团队行动策略”为主题的广西文科中心第五十四期“人文强桂”学术沙龙在文科中心会议室举行。沙龙的议题主要包括:如何发挥服务团队力量推进桂林市乃至广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团队的服务效能和社会影响力沙龙由广西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团队首席专家余欣欣教授主持。广西文科中心主任陈雄章教授、副主任陈小燕教授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的教师和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医院以及桂林市教科所的心理健康专家30余人参加了沙龙活动。

余欣欣教授首先在发言中指出,服务团队应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根据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通过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训环节,加强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服务团队应继续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软件建设,继续完善和建设系列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在线心理健康服务。余欣欣教授还提出服务团队应对进城务工子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成因及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开展调查,以便更好地开展这些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并阐释了服务团队“科研”+“实践”的工作模式,及如何发挥团队专家力量开展广泛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服务活动。

在沙龙自由讨论阶段中,与会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认为:服务团队专家应创新在中小学的服务模式,由输血变为造血,依托服务团队专家的力量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方式可以采用工作坊、心理沙龙和心理俱乐部等多样化灵活的形式开展一线老师们需要的专题培训。也有学者提出,服务团队应以解决现实难题为己任,形成一定的工作模式,在某些特定领域深入地开展社会服务,提升团队的服务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经过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服务团队成员达成了共识:关注现实,以调研为切入点,了解心理健康领域的社会难题,面向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研究;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着力点,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为保障,推进中小学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教育。

(广西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团队供稿)

                

                                     余欣欣教授主持沙龙

        

                                       学术沙龙现场

 

 

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