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第五十期“人文强桂”系列学术沙龙探讨“关于深化客家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275下午,以“关于深化客家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为主题的广西文科中心第五十期“人文强桂”学术沙龙在文科中心会议室举行,来自文科中心客家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贺州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文科中心等二十余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沙龙讨论。沙龙由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文科中心“客家文化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刘道超教授主持。

刘道超教授首先阐明了此次会议的目的,旨在通过召集区内客家研究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将客家文化研究推向深入的若干问题刘道超教授提出,在理论创新方面寻找突破、建构客家文化研究新范式为策略,以整体化、全球化为视角,通过“文化本真论”和“文化版图论”两个理论为出发点,目的是究客家人形成发展之实际,通中华文化变迁之奥秘、价值及世界意义,并从客家文化之建构、客家文化之维系、客家文化之重构作为基本框架建构客家学。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客家文化研究”展开热烈讨论。文科中心负责人指出,深化客家文化研究,须遵循有限目标、虚实结合、突出重点、强化主线等基本原则,凸显“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宗旨;广西社会科学院饶任坤研究员认为,研究目标中拟解决的问题不宜太多,内容不宜太宽泛;文科中心客家研究院王建周教授强调,深化客家文化研究,须强化国家观念,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国家政策服务;广西师范学院卢斯飞教授提出,应从客家学研究的理论、客家学研究重构、客家学研究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实践三个方面来突出研究的主线;玉林师范学院徐天河教授则结合自己对客贤诸子朱熹的研究谈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指出客家文化的核心所在;文科中心客家研究院熊守清教授强调客家研究要关注现实,同时要突出特色;文科中心客家研究院彭会资教授则从客家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层面肯定客家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深化客家文化研究的积极意义;我校文学院王朝元教授认为,要深化客家文化研究,须突出客家文化发展与国家的关系,强调客家文化对未来和谐社会建构所起作用,同时要从广西地处东盟这一独特的区位条件来展开;贺州学院杨保雄副教授则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用类似“文化基因”“文化模式”来审视客家文化。

与会专家、学者紧扣沙龙主题,讨论热烈,会议气氛活跃,通过大家的献计献策,基本上明晰了深化客家文化研究的重点与主线。沙龙在文科中心主任陈雄章教授的总结中圆满结束。

(文科中心“客家文化研究团队”供稿)     

                    

                                    刘道超教授主持沙龙

 

                                  沙龙现场

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