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心第三十三期“人文强桂”学术沙龙探讨如何建设 “中国-东盟法律问题及国际关系研究团队”
 

 1116晚,以“‘中国-东盟法律问题及国际关系研究团队’建设论证”为主题的广西文科中心第三十三期“人文强桂”学术沙龙在中心会议室举行,来自我校的部分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沙龙讨论。

沙龙由我校法学院杨丽艳教授主持。她首先介绍了举办本次沙龙的背景——今年是中国入世第10年,在这10年里,中国不仅充分享受和运用WTO的权利和优惠,同时也采取了自由贸易区(FTA)机制,中国正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5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运用多边和区域的国际贸易机制,为我国获取了较大的世界贸易份额。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FTA,也是颇有成效的一个。主要是因为构建了FTA的法律框架,使CAFTA有了预期和保障。根据该法律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启动一年多,中国和东盟合作正向纵深发展。而中国-东盟现行和纵深发展的法律机制研究恰恰是国际法专业应该为国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提出了本沙龙的主题——如何进一步明晰“中国-东盟法律问题及国际关系研究团队”的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广西文科中心副主任陈小燕教授首先代表中心就该团队建设目标的定位、研究特色的凝炼、研究队伍的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紧接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议题,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有些学者从法学的视角提出可从跨境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国-东盟的地区安全等国际关系,以及南海的边界、能源开发及合作,共同惩治跨境犯罪、贸易、投资及其争端的解决机制研究等问题,以及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及其生态的相关基础研究,如环境保护、环境标准、环境认证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有学者从文化软实力角度阐述应加强华人华侨与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还有学者从非传统安全等方面提出研究建议。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深入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本团队建设的宗旨与目标,明晰了团队建设的方向与具体思路,为进一步完善团队建设方案提供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法学院供稿)

 

杨丽艳教授主持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现场

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