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泛北部湾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圆满结业

1027日下午,来自广西文科中心各泛北部湾研究团队和广西各兄弟高校的45名研修班学员结束了历时4天的“服务‘富民强桂’新跨越行动工程:广西高校泛北部湾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学习,在我校顺利结业。主讲专家——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圣达研究员及广西文科中心负责人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此次研修班的举办得到了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研修期间,我校副校长钟瑞添教授、李传起教授、张师超教授多次慰问与看望专家、学员。

此次研修班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区域合作室主任王玉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所经济发展室主任涂勤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缉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甬军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元林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圣达研究员等6位专家为学员授课,主讲内容有《泛北部湾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解读》、《欧盟区域合作(荷兰发展)经验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产业集群研究的思考》、《我国城市化驱动机制转型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海疆地理与历史文化》、《东南亚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概要》、《东盟与中国周边GMS国家形势新发展对中国西南对外开放影响及应对建议》等。此次研修班的主讲专家均是国内泛北部湾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以数十年的研究经验和心得进行讲解和传授,使学员们享受到了一场又一场丰美的学术盛宴。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深入,南海问题的日益凸显,实事求是地根据泛北部湾地区的发展特点开展学术与应用对策的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从国际视角看,泛北部湾是国际结合部,中国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这里国际关系多元、多变,国家利益、海洋权益、边界利益交错重叠,妥善解决该区域的国际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战略,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视角看,北部湾地区是中国的省际结合部,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相对发达地区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结合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结合部。泛北部湾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合作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区域,历来为我国政府所重视。北部湾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研修班的主讲专家对研修班的举办表示高度赞赏,他们一致认为,广西文科中心审时度势,非常及时地抓住了泛北部湾研究这一热点、焦点问题,在组建研究团队的基础上,又通过举办研修班的形式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与境界,有力地推动了泛北部湾研究。专家们还对广西文科中心的设立赞赏有加,他们说道,广西文科中心的建设思路极富创新性,“团队+问题”的研究模式尤其值得推广。

此次研修班是广西文科中心继今年7月广西高校汉语方言学教学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之后举办的第二期研修班。在两期研修班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广西文科中心将认真总结经验,本着辐射兄弟高校,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今后将进一步尝试举办类似的专题高级研修班,以提升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科研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王玉主研究员(左二)授课结束后与中心负责人合影

涂勤研究员为学员讲授《欧盟区域合作(荷兰发展)经验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王缉慈教授为学员作题为《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产业集群研究的思考》的专题报告

陈甬军教授为学员讲授《我国城市化驱动机制转型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

王元林教授为学员讲授《海疆地理与历史文化》

贺圣达研究员(左二)为学员代表颁发研修班结业证书

 

智库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