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客家研究是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是我中心极力打造的特色研究领域。广西是仅次于广东、江西的客家大省,并且拥有其它客家大省所不具有的资源特色与地理优势。但不论在客家历史文化研究,抑或社会利用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闽、粤、赣诸省。广西客家研究如何迎头赶上,如何利用广西客家的优秀资源,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调动客籍企业家的积极性,探索一条适合广西的独特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我校人文研究在广西的优势,打造客家研究特色团队,成为广西客家研究的领头羊,使广西客家研究获得飞跃式发展,推动广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此,我中心于12月7日晚在育才校区第二文科综合楼北楼1014室举行以“桂学与广西客家研究”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我校客家研究团队、客家文化研究会的30余名师生参加了沙龙活动。
主持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刘道超教授首先介绍了广西客家的特点,国内外客家研究的现状,进而抛出沙龙主题,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议。有学者回顾了广西客家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我校客家研究开始起步,但因条件有限,发展艰难;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2004年客家文化研究所成立以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8月,研究所更名为研究院,挂靠广西文科中心,将是我校客家研究大跨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机遇。与会人员认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今后的研究应提升学术境界,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如开展专题性研究、撰写东盟客家系列丛书等等;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团队凝聚力与研究能力;力争取得政府的支持,积极筹集研究经费;扩大宣传,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扩大我校客家研究成果影响等等。通过探讨,与会人员达成共识:我校的客家研究要结合自身实际与优势,走出一条有广西特色的客家研究发展路径;学者应有大境界、大气魄,不要为客家而研究客家,而应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审视客家文化,最终达到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和谐的目标。
最后,与会人员建议文科中心继续以客家语言、信仰、节庆、饮食等主题举办系列沙龙,让更多关注客家历史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凝聚在一起,为推进我校客家研究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