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我中心项目组深入桂北服务农村基础教育

我中心“桂北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学的行动研究”社会服务行动工程项目于近日启动,该项目拟对广西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调研,研究成果以期对广西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广西的80多个县中有4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自治区贫困县,贫困县占总县数的37%,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2%。在这样广大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学建设及改造工程十分艰巨,且已初见成效,正进入大规模布局调整、提高办学成效的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近日,为实现科研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桂北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学的行动研究社会服务行动之一,该项目组在项目负责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振中教授的带领下,先后两次深入桂北地区的农村寄宿制中学开展调研和教育咨询服务活动。111420日,项目组成员在龙胜县乐江乡乐江中学、瓢里镇瓢里中学、龙胜县民族中学和龙胜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蹲点调研112426、项目组成员一行再次前往全州县大西江镇石塔口初中和永岁乡永和初中两所寄宿制中学进行社会服务活动。

两次社会服务活动得到了当地教育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所在学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项目组成员分别与各学校领导、师生进行访谈,就师生们提出的教育问题提供咨询服务;随机向老师和各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生活体验,调查了龙胜、全州两县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基础设施水平,特别是住宿条件和安全卫生情况。在服务活动中,项目组寄宿制中学校长治校出谋献策,改变了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态度,改变了师生们对青春期问题的认识,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建立长期联系的平台,从龙胜县乐江中学校长处收集该校贫困生需要得到社会援助的信息,以及瓢里中学陈国明同学希望能和同学们一样走路的愿望;与此同时,项目组还向有关教育部门反馈了在行动服务中掌握的信息:我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建设与发展逐趋成熟,在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寄宿制本身也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对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教育投资力度与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大规模的撤点并校之后。

项目组下一步将在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的基础上,对农村寄宿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跟踪研究,力所能及地提供各种帮助,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并提出改进桂北乃至广西农村寄宿制中学办学水平的具体对策,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更合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组成员为当地学生提供咨询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陈振中、韦春林供稿)

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