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3日下午,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与我校部分学者在育才校区文旅学院二楼会议室就《新编广西通史》的编撰工作进行座谈。参加座谈的学者有钟文典教授等近10人。会议就启动《新编广西通史》项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上世纪80年代,在著名历史学家钟文典教授的主持下,以我校学者为核心,历经5年的努力,编撰完成了3卷本的《广西通史》,并获得了广西社会科学评奖的一等奖,成为上世纪末,广西社会科学的标志性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文化广西战略的实施,《广西通史》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的同类区域历史,首先是篇幅过小,容量有限,其次是没有反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钟文典教授的倡议下,广西文科中心决定启动《新编广西通史》的编撰工作。本次座谈会详细研究了《新编广西通史》编撰的各项工作,并形成了统一意见。
与会者一致认为,《新编广西通史》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系统研究、整理广西历史发展的历程,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搜集工程;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载体推动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三是为我校专家、学者搭建为广西地方经济服务的平台。
与会者一致认为,《新编广西通史》要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凝聚研究广西历史的学术力量,形成新的研究团队与学科带头人,凸显我校历史系在广西高校的重要地位;二是总结广西历史的发展经验与规律,产出标志性的文化成果。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充分挖掘史料;纠正以往“左”倾思想,实事求是地书写历史。大家认为,在编写过程中应把握4条主线:一是广西从古至今谋生存、促发展,物质、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二是广西由相对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程;三是广西从国家的边缘地带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核心地带、重要发展区域的历程;四是广西民族关系由互动到和谐的发展历程。
钟文典教授指出,在新修过程中要尽量捕捉广西的特点,如农本商末思想等;充分挖掘出各种文化,如南来的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本土文化。他还强调,海上丝绸之路及在合浦发现的上千座汉墓等表明古代广西并不是很封闭;广西历史上虽有造反、起义的事情发生,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始终没有改变,和谐发展的大格局没有改变。
与会者通过认真的研究,一致认为,《新编广西通史》按时间顺序编撰为10卷,每卷35-40万字,图200幅。各卷编写人员由各卷主编物色提出,报编委会批准同意。研究人员应以我校学者为主,整合广西高校以及广西各界的力量。
根据工作安排,《新编广西通史》2011年5月完成初稿;2012年广西师大80校庆前印刷出版。